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我为闲婿 > 正文 第十五章 晨跑伊始
    “不错。”薛采鑫冷笑道,“昨日我跟梅家二少梅致远喝酒的时候聊了两句,他告诉我,张幼安在梅家的家宴上自己说出,自己这首词是抄自小时候破墙上不知留留下的词作,并非是自己写的!”

    沈敖皱了皱眉,道:“这种话,可信吗?都过去十几年了,还能记得这么牢?”

    薛采鑫敲了敲桌子,提醒道:“你再想想赛文择婿当时的情景,这小子是不是最后想都不想就写下了那首《破阵子》?一般人写词怎么可能不用反复斟酌?不需要停顿?你说是不是?”

    “可那要是他之前都是在构思呢?”沈敖有些犹豫道。

    “咱俩那时候可能顾不上注意,但梅家兄弟俩坐台上从头到尾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梅致远告诉我,那张幼安从一开始根本就没在构思,台上台下东瞅瞅西瞧瞧的,哪里有半点认真思虑想词的样子,再加上张幼安自己在家宴所说,十有就是真的了。”

    沈敖拿起酒杯,细细消化着薛采鑫所说的消息,沉吟道:“如果真是真的话”

    “如果是真的话,不如咱就打他个翻身仗!”薛采鑫眯了眯眼,“你要张幼安才名尽失,我要张幼安做不成这个赘婿,咱们两个都要他身败名裂!既然目标一致,我有个想法,你如果做成了,你的那笔赌债我照样帮你解决,如何?”

    赌债,又是的该死的赌债!

    “什么计划?”

    “附耳过来!”

    沈敖凑近身去,两人开始咬耳朵,听着听着,沈敖就开始变了脸色。

    “你是说,要在他们新婚之日”

    “这样才能把事情影响弄大不是吗?到时候全上元府就都知道他张幼安不过是个浪得虚名的沽名钓誉之徒!”

    沈敖沉默半响,眼睛中闪过一丝狠厉,点了点头道。

    “好!”

    这一晚,张幼安那首《破阵子》是并非自己所作的消息在上元府悄悄传播开来

    ——————

    第二日起了个早,张幼安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便起床去晨跑了。

    他在前世便有定期跑步的习惯,太久没有锻炼,自己的内心早就饥渴难耐了。

    他打算从今天起重新开启跑步的节奏,前些日子里里外外地把上元府给逛上几圈,算是熟悉了地形,选了一条自己能跑上半个小时也就是四分之一时辰的路线。

    春日的清晨还是有些微凉的,不过张幼安还是很享受这种微冷的空气扑在面上的感觉,这能使他清醒,渐渐发热身体的也让他感到满意,这是久违的——活着的感觉。

    看来雨果所说“生命在于运动”的确是句大实话,不管在哪个世界,运动都能带给人这种心脏跳动的真实感。

    清晨的上元府人气还算不错,可能因为睡得早的缘故,古时候的人起的也早,已经开始有早点的吆喝声响起在街旁。

    张幼安微笑着看着这些,一路跑下去。晨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会放空大脑,思维就会显得很自由,什么琐事都能想上一遭。

    与现代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不同,古时候入赘男子的身份地位的确低,自己这几日在府中也遭了不少白眼,不过多半还是长房c四房和五房的。

    梅家一共有五房,二房梅平生膝下只有梅冰梅雪二女,本来打算生到生出男丁为止,据说因为夫人生完梅雪之后便不能再孕才作罢。三房有一女一子,一子好像从戎去了,那一女梅霜倒不知为何原因,对张幼安还是较客气的,其余几房中,尤以长房的不爽之意最甚,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理由嘛,张幼安用都能想出来,梅冰之所以还能留在梅府,愿意入赘的自己自然是罪魁祸首。

    张幼安自然是无所谓,倒是跟在身边的小青一直以冷哼回击护主,让张幼安倍感暖心。

    前几日,梅老家主就把自己喊了过去,当时在场的还有梅冰的父亲自己的老丈人梅平生,以及梅家白鹿书院的院长梅平之。三个人说是喊自己过去吃饭,其实是在问自己打算找什么事做。

    张幼安倒是早就料到这一天的来临,就算在古代,能完全做一条咸鱼的赘婿也是很少的,除非是权贵人家的赘婿,才能堂而皇之地吃白饭。

    一来赘婿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如果再不做一点事情,会使地位雪上加霜,二来长时间的无所事事会让一个人充满了惰性,并且与时代脱节,张幼安上辈子是在不断地跳出舒适区中不断进步的,这种思维惯性使得他还是想要做一点事情的,他可以允许自己做的事情少一些,但决不允许自己躺到死。

    所以当梅老家主暗示张幼安的时候,张幼安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只是在“做什么”的问题上,自己的老丈人和书院院长梅平之产生了分歧。老丈人想要自己能够从商,以好让梅冰卸下担子,让她老老实实过个一般女子该有的日子,梅平之倒是很欣赏自己的才学,想要自己到梅家的白鹿书院教书。

    只可惜张幼安很是欣赏梅冰,自己这个未成亲的夫人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束缚的思想,也有能力,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女强人一枚,对自己也很够意思,明显摆着“只要你不搞事你要什么我都给”的态度,既然人予我方便,我又何必故意给别人弄麻烦呢?

    至于教书,是个时代应该还是儒学盛行的年代,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思想有较大出入,教不出状元是正常的,如果说要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应付考试应该还没有问题的发,反正进入白鹿书院的都是富家的孩童,本身也没有业绩的要求,自己在教书时还有更大的自由度,说不定到时候还可以搞间实验室干干老本行什么的。张幼安上辈子也是做讲师出身,这个更贴近他的本心。

    所以对张幼安而已,这是个几乎不需要犹豫的选择。

    只是当张幼安说出自己更倾向于去书院当夫子之后,梅老家主没有当场拍板,只说再考虑考虑。

    但张幼安觉得这事十有就这么定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了。

    这么零零散散地想着事情,张幼安才惊觉自己跑出了计划之内的路线,来到了秦淮河边上。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