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妄想三国之我是刘备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论道
    刘备现在身份不一样了,每天都有当官的来拜访。不得不让人感叹,数日前刘备还是平民一个无人问津,现在却有人争相巴结,人归根结底是种势利的生物。

    转眼之间,七日已经过去了,刘备今日就准备离开洛阳城去自己的封地颍川,走之前他打算去卢植的府上和自己的老师道个别。

    卢植府刘备太熟了,自己在这里住了三年,如今故地重游,不禁让他感慨万千。

    “老师,我来看您了,有客人在啊。”

    刘备到了大堂,本来是想叫老头的,看见大厅上还有人,赶紧改了口。

    这一下卢植也是慌得一批,这要是在客人面前被自己的徒弟叫老头,这面子怕是丢没了。

    “是玄德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议郎蔡邕和他的女儿蔡琰。”

    卢植为刘备介绍到,刘备看向二人,蔡邕是一个很瘦弱的老头,他身后的蔡琰看着也是瘦瘦的。但是蔡文姬的瘦弱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为她增添了几分柔弱之美。这个女子是洛阳闻名的才女,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股优雅的气质。听说不少的王公贵族想要娶她为妻都被婉拒了。

    刘备现在虽然贵为汉阳候颍川太守,官级大蔡邕不少,可是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大儒面前他可不敢托大。赶紧向蔡邕行了一礼。

    “后生刘备,拜见蔡老和蔡琰小姐。”

    “你就是最近京城里疯传的那个汉阳候,颍川太守?没想到你是卢中郎这等清正廉洁之人的学生。”

    蔡邕言语中带有讥讽的意味,刘备听得皱了皱眉。一旁的卢植也是默然。刘备能获封如此官职,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而蔡邕为官清廉,最看不得的就是那些靠小手段上位的人。

    “正是在下,备不过是建有微功,承蒙皇恩浩荡,得到如此封赏,备也是惭愧万分。”

    刘备仍然客气的和蔡邕说话,他并不想和蔡邕闹掰。可是蔡邕丝毫不给刘备面子。

    “你自然该感到惭愧,你如何获得这样的封赏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将军何进与你素不相识又怎么会替你说话?如今的朝廷尽是这等无能之人,又如何能够兴盛呢?”

    刘备此刻终于忍无可忍了,自己的忍让却换来这个老家伙更加的得寸进尺,如果自己再忍,这老家伙怕是要在自己脖子上拉屎了。

    “蔡老说备无能,不知蔡老这等大儒对于治国又有何见教?备才疏学浅,只知腐儒误国这一句话而已。”

    “玄德,你”

    卢植见刘备说出此等不尊敬的话来,本想出声阻止。但是却被蔡邕拦了下来。

    “哼,既然你发问,那我便和你说上一说!仁c义c礼c智c信c恕c忠c孝c悌是做人应尊崇的准则。你贿赂大臣,谋求官位,置德行于不顾,这等人又如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治国当讲求政治清明,为官者修持己身,以求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似你等以钱谋位者,又如何能做到以人为本c以民为本呢?”

    听了蔡邕的话,刘备放声大笑起来。蔡邕一脸的疑惑,这人脸皮这么厚吗?我说了这些他居然不感到羞愧,竟然还笑了起来?

    “你为何发笑?”

    “听见蔡老如此说,我倒是想问一问。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术成为了国学经典。可是这儒术真的没有弊端吗?儒学认为“人本性善良或善大于恶”,赞同礼治大于法治,抵制苛刻的法律,但是实质呢?实质上却是君权至上的人治社会,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表面仁爱宽厚内心狠毒霸道。倡导上行下效,把国人培养成了伪君子假道义,可是这上行下效竟被视为理所当然。几乎每个人都是说一套干一套,自私自利,没爱心,没度量,窝里横,极度冷漠残忍,人与人之间反而丧失了基本信任。你嘲笑当今政治,可是这的根源是什么?正是这所谓的儒学!”

    “你你”

    蔡邕被刘备一番话气的够呛,他居然把的源头怪到儒术上来,这让崇信儒学一辈子的蔡邕无法接受。

    “我还没说完!文武百官讲起仁义礼智信都头头是道,做起来却禽兽不如。坏人如此猖狂的原因是缺乏严厉制裁,而不是道德教育,那些坏人往往比普通百姓更会讲道理,儒家人士却责怪社会影响,把一切罪责归咎于国家的传统道德教育缺失,我倒想知道这样的宣传到什么时候是个头,靠宣扬德行就可政治清明了吗?蔡老能否告诉我?”

    “这”

    蔡邕竟被刘备说的说不出话来,而身后的蔡文姬也是听得微微动容。

    “儒家总说仁者无敌,可是实质呢?仁义无敌不过是一句假话空话,麻痹民族的神经,让人沉溺眼前安于现状,没有危机意识,缺乏尚武精神。全民族都相信人本性都是善良的,我对人好,人会回报我好,这让人对潜在的危机反应迟钝。如果儒学有用,我怎么不见你们这些儒士用儒学去感化那些黄巾军?你口口声声以民为本,如果真的以民为本,那本是百姓的黄巾军又为何会起义暴动?”

    刘备喘了口气接着说:“贿赂官员本非我所愿,我也对此深恶痛绝,可是造成这种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局面的,不正是那所谓的国学经典吗?”

    刘备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在东汉这个尊崇儒术的朝代,刘备这番话绝对是大逆不道,但是蔡邕等人竟找不到反驳的话语。

    刘备此时的心情让他想起了后世南宋一位名将所写的词,他决定对词稍作改动写出来。写完后,他对着卢植和蔡邕一拜。

    “备今日就要离开颍川城了,今日是特向老师来道别的。老师c蔡老c蔡琰小姐保重。适才冒犯蔡老之处,望蔡老海涵。”

    刘备行礼道别后,就大步离开了。装完逼就跑,真刺激。

    刘备走后,蔡邕等人走到书案前看着刘备所写的词念了起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c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匈奴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c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东汉流行赋,词是后世才有的体裁。虽然蔡邕没见过这种体裁,但是那词中字里行间的意思,蔡邕还是感受的到。

    蔡文姬眼中异彩闪烁,可能从此以后,刘备的身影都无法在这位才女的脑海中抹去了。

    蔡邕茫然的看着刘备离去的方向,低声的说:“刘玄德是有大志向大才能的人,我刚刚错怪他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