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寒刀荡剑天眼灯 > 正文 第15章 残魂喜逢知心友 侠士怒斩黑胆贼 一
    书生敲一敲铜锣,走下来又讨赏钱,众人给了些,各自睡去,书生抱起自己的坛子,对段彻说:“兄台,咱们启程吧!”段彻点点头,一人一鬼相伴走出客栈。看头顶,一轮满月又大又明,街道上冷冷清清,不见其他行人。段彻与书生结伴,一路走,一路谈天说地,待出了城,段彻忽问书生:“兄台,前日在城隍庙中,你曾说自己投不了胎,确是为何?”书生无奈笑笑:“此事说来话长啊!兄台,你仔细看看,我该是有多大年纪?”段彻打量下书生脸庞,白白净净,不见一道皱纹,便说:“依我看,兄台不过二十岁。”书生点点头:“我死时正好二十岁,到如今,已有六百年了。”段彻大吃一惊:“兄台,你已经死了六百年?究竟是何原因使你无法投胎?”书生叹口气:“人有三魂七魄,死后魂魄离开肉体,就成了鬼魂,可我死时,只有三魂六魄出来,剩下一魄,被困在肉身之中,我因为少了一魄,连一个完整的鬼都不算!地府自然不准我投胎。”段彻听了,也不由一阵感慨:“那,兄台岂不要做永世的孤魂野鬼?”书生摇摇头:“那倒不会,不瞒兄台,我死之后,曾依托我姥爷的关系,结识了几位地仙,他们见我可怜,曾替我算过,说会有贵人救我脱离苦海,让我魂魄得以团聚,也好重入轮回。”“哦,贵人?”段彻好奇心涌上来,“是个怎样的贵人,你要如何找到他?”书生道:“地仙早已言明,那贵人是个形貌俊美的少年,有开山裂地之能,而且他本领高强,降妖捉怪不在话下,我此番回乡,就是希望在路上找到这位贵人,求他解救我。”段彻道:

    “若真如地仙所言,我也要见见那位贵人,一个少年,不仅能降妖捉怪,还有开山裂地的本事!”书生笑道:“有志不在年高吗!”他俩脚力都很快,等到黎明破晓,已经走了数十里路程,段彻望望左右,人迹罕至,不见一间屋舍,不由叫苦:“不好了兄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没有树荫可以遮蔽,一会儿太阳出来,你可要去何处安身?”书生表情平静:“兄台不必替我烦恼,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现在离日出还有点时间,咱们再往前看看,兴许能看到人家。”他俩又往前走,眼见东方一片红霞,太阳在地平线下,已经露出一点头,段彻视力极佳,远远望见前方出现一座塌败的屋舍,忙对书生说:“太好了兄台,前面有座房子,咱们快些进去,我走了一夜,也是累极了!”他俩一路奔跑,来到屋前,才看清这乃是座废弃的庙宇。两篇木门已经腐朽,一左一右敞开着,里头一片狼藉。

    他俩并不嫌脏乱,一齐走进去,正对门的神台上供着佛祖的泥像,泥像前有一张断了腿的长桌,桌上的香炉也倾在地上,洒了一地香灰。段彻道:“兄台,天都亮了,咱们睡会吧。”书生点点头,将自己的坛子搬进偏房,偏房中也是乱七八糟,桌椅乱堆。偏房的窗户下磊着条土炕,土炕底下有个炕洞,书生将自己的坛子塞进炕洞里,对段彻说:“兄台,这里毕竟是座寺庙,还有佛祖的塑像,我身为鬼魂,不能在佛像前露面,我就睡在这里,等天黑了,我再叫你。”段彻点点头,走来佛像前,拿过几个坐垫,拍打干净,排成一排,在上面睡下了。

    “咕,咕”,猫头鹰立在屋檐上,鼓着腮帮子叫唤,段彻揉揉眼睛,从熟睡中清醒过来,此时天已经黑了,段彻笑笑:“我那兄台估计是累了,以前都是他叫我起床,今日我却先醒,也罢,我来叫他起来。”段彻自言自语,慢悠悠走向偏房,正在这时,忽听门外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说话声:

    “大雾遮天月无光,

    不见人家心正慌。

    抬头喜见一破庙,

    正好登门讨碗汤。”

    段彻听了好笑,心道:这是什么歪诗,肤浅至极。再看门外,一个中年男子一步三摇走进来,蓬头垢面,相貌丑陋,身上披着件橙色道袍,敞着衣襟,瘦骨嶙峋的胸口带着个玉佩。他脚踏破草鞋,肩挎布口袋,背后还背着一把青铜宝剑。道士立在门前,见屋中有人,慌忙拱手施礼:“主人家,叨扰了!”段彻解释道:“这位道长,不必鞠礼,我也是路宿此地的过客,并非主人。”道士爽朗笑道:“如此说来,你也是借宿的?好啊,天下这么大,能遇见即是缘分,小兄弟,今日咱俩便是舍友了。”段彻道:“道长请随便坐,我要赶夜路,就不招呼了。”说完走向偏房,道士一屁股坐在地上,解下宝剑靠在墙边,又从包中取出一个又干又硬的馒头,津津有味嚼起来。

    段彻喊了书生两声,不见他回应,心想:他许是困极了,就让他多睡会吧,随后又走来佛像前坐下,道士仍坐在墙角下,他吃完馒头,又取出个大葫芦,拔开盖子就狂饮起来,段彻只觉一阵刺鼻的酒味扑面袭来,呛的连打三个喷嚏。他两眼冒泪,起身看着道士问:“道长,你平日里都喝这么烈的酒吗?”道士咧嘴一笑:“我游走四方,夜里也没个正经归宿,常常睡在地上,这酒水虽烈,喝下肚却浑身发热,我就不怕冷了。”段彻点点头,迈开走到门外,四下里空旷平坦,一望无际,看天空,浮云朵朵,月光明媚,不见星星。道士看看段彻,又看看佛像,忽问:“小兄弟,你什么时辰进到这破庙里来的?”段彻道:“今日清早。”道士忽然跳起来,一把拽出青铜宝剑,目光炯炯说道:“幸亏你是清早来的,若是夜里独自一人来这里,怕是早性命不保了!”段彻大奇:“此话怎讲?”道士一面打量四下,一面说:

    “方才进庙时,我就觉得冷,因而多喝了几口酒,但寒意仍不驱散,这一定是鬼魂身上的阴气!这庙里,一定有个历久年深的鬼魂。”段彻一听有鬼,警惕起来,伸手也要拔刀,忽见道士一面吸鼻子闻,一面向偏房靠拢,段彻恍然大悟:他说的鬼就是书生!段彻连忙去阻止他,道士却早已从炕洞下掏出坛子,笑道:“还好,这鬼魂还没出来,不然就不好对付了!”说罢他掏出一道符纸,麻利地贴在坛子口,然后如释重负对段彻说:“好了,小兄弟,没事了!”段彻走到道士跟前,指着坛子说:“道长,你误会了,坛子里不是恶鬼,是我的一个兄弟!”道士神情忽然严峻起来,他退开几步,对段彻说:“怎么你年纪轻轻,就和鬼魂打起了交道?”段彻道:

    “道长,且听我说,这坛中的鬼魂乃是我前几日结识的,他并无作恶之心,道长,你就放了他吧!”道士大怒:“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堕落,不去读书识字,却竟学些歪门邪道,整日与鬼魂打交道。正所谓人居阳宅,鬼宿阴曹,容这恶鬼在阳世,迟早会出乱子,待我除了这恶鬼,再来为你开导精神,好让你早日醒悟!”说罢道士一抽身遛出庙门,搬起八仙桌来到室外,就要起坛。段彻见道士不通情理,又救鬼心切,连忙冲上前,要抢书生的坛子,道士伸手拦他道:“孩子,你定是被恶鬼施了法术,以致迷失心智,你且睡上一会儿,待我除了恶鬼,你就清醒了。”说完伸手拍向段彻脑门,要将他打昏。段彻闪身一躲,与道士空手搏斗起来。

    道士虽骨瘦如柴,力气可不小,但和段彻一比,却是小巫见大巫,还要逊色一筹!两人过不数十招,道士招架不住,便拔出青铜剑,口中叫道:“好个小儿,年纪不大,本事不小!看剑!”段彻拔出宝刀,二人刀兵相接,又是一阵打,道士仍斗不过。眼见就要败阵,道士忽然纵身跳到法坛后,抓起一把白米望火烛上一丢,只见一道白雾“嘭”一声冒出来,迅速把段彻包围其中,段彻呛的直冒泪花,一时间睁不开眼,待烟散了,只见道士抱着坛子,已经跑出老远。此时月光明媚,道士的身影格外清晰,段彻大叫不好,拔步紧追,追了足足半个时辰,才拉进与道士的距离,段彻顾不得喘气,大喝一声:“道长留步!”一纵身跳向前,伸手抓住道士衣领,却觉衣服里轻飘飘的,再一看,竟是个茅草扎成的人形,手里抱着的破瓦坛。段彻一跺脚:“遭了,中了道士的障眼法,也不知他现在逃去了何处!”

    段彻无精打采回到破庙,眼见天都快亮了,不由担心书生的处境!再过一会儿,初日破晓,大放霞光,段彻急火攻心,忧虑过度,突然感觉眼前黑乎乎的,脑中一片晕眩,接着一倒头昏死在破庙门口。

    “孩子,怎么睡在这儿了?”段彻一惊,睁开双眼,只见盲目老人端坐在椅子上,正手摇蒲扇为他扇风。段彻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就爬起来对老人拜道:“老人家,多谢了!”老人笑笑:“孩子,你怎么倒在门外,不省人事了?”段彻叹口气,将事情前后说给老人听,老人哈哈笑起来:“我以为什么事,原来只是个小道人,你不要着急,我传授你个追踪的本领,你学会之后,可以轻轻松松找出那道人所在。”

    段彻大喜:“请老人家指点!”老者道:“其实是门求仙问卜的法术。这地上地下,种种事由,知道最清楚的,莫过于一方土地,你不管寻人,还是寻物,只消问问土地,便真相大白。来,我给你一道请神符咒。”说着把手指往舌尖舔一舔,随即在掌心勾画一通,段彻仔仔细细看着,老人继续说道:“你施法术时,须得盘腿坐在土壤上,在身前点两盏香烛,祭品供奉也不可少。然后用黄纸蘸朱砂写好此符,举在额前诚心念:‘弟子段彻,欲寻何人,何物,不知去向,望地仙明示。’如此,地仙自会感知。”段彻道:“多谢老人家指点,晚辈自当铭记。”老人点点头,又说:“你使用此法术时要小心,若地仙肯帮你,那香烛自会点燃,若地仙不愿帮忙,香烛便点不着,你切记,不可强行请神问卦。”段彻道:“是,晚辈也记住了。”老人欣慰地点点头,眨眼间不见了。

    段彻学到新本领,不由一阵欢欣,他走到道士遗落的法坛前,只见朱砂黄纸,蜡烛香火一应俱全。他麻利地写好符咒,取过香烛,又从衣兜里摸出些银两当贡品,盘腿而坐诚心念:“弟子段彻,欲寻昨日的瘦道士,不知去向,望地仙明示。”段彻闭着眼,连念口诀三遍,他身前的火烛自行燃起,紧接着他眼前出现一座大宅院,门庭高大,院里假山水池,丽树娇花,将庭院装点得如花园一般,庭院角落有一凉亭,瘦道士正坐在石凳上,与一方面大耳的中年人谈笑风生,两旁有仆人服侍,而书生的酒坛,就放在道士脚下。段彻不敢耽搁,猛然睁开眼,只见当贡品的银两已不见了,段彻连忙拜道:“多谢地仙指点。”随后大步寻宅院去了。

    段彻走了半日,到中午时,已经走到地仙指引的宅院前,他整理衣冠,轻轻扣了扣门闩,不多时,就有一个老仆人出来开门,他看看段彻,声音沙哑问:“孩子,你有事吗?”段彻装作可怜相:“老人家,我是出来游玩散心的,不料和朋友走散了,这都中午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又没处用饭,只希望贵处能留我一日,我并不白吃白住,愿付银钱。”老仆道:“既然这样,你稍候,我去问问老爷。”说完掩门去了。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