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盼回眸 > 正文 第245章
    “你阿耶还是不愿意见人?”华令仪问道。

    张昕点头,“别院外面守着一圈护卫,唯有陈叔能进出。”他口中的陈叔是指阿耶身边的主薄陈义。

    听了这话,华令仪沉默了片刻,吩咐道:“你晚点让陈义来见我。”

    “唯。”张昕应了一声。

    华令仪看着面前人物出众、行止风流的长子,想起那道赐婚的圣旨,心中的恨意就无法抑制,她好好的儿子,绝对不能娶杨家女,“你放心,阿娘就是死,也不会让杨家女进张家的门。”

    “阿娘。”张昕吓了一大跳,张嘴却欲言又止,他记着阿耶的叮嘱,但更担心刺激到阿娘,所以关于杨大娘子的事,他半个字都不敢在阿娘面前提。

    “呸呸呸,不吉利。”

    张曦慌得跑过来,抱着阿娘的手臂急忙嚷道,“阿娘,阿眸不要阿娘死,杨大娘子又不是吃人的老虎,她就算做了大嫂,阿娘也要好好活着。”

    “阿娘好好活着,还要等着喝新妇茶,等着抱孙子。”

    华令仪瞧着扑到她怀里胡搅蛮缠的小女儿张曦,一把伸手抱住她,“阿眸,这些话谁教你的?”

    “没人教,”张曦双手围着阿娘的脖子,微微扬了扬下巴,“阿眸这么聪明,哪需要人教。”

    旁边的张昕只觉得没眼看。

    所幸没有外人在场,要是有外人在场,他绝对不承认,有这么个脸皮厚的妹妹,不过,也幸而有妹妹这么一打岔,能转移阿娘的心思。

    张昕想着,他要是真的娶了杨家大娘子,阿娘还得由妹妹来劝慰。

    “哟哟,让阿娘瞧瞧,我们阿眸的脸,有没有洛京的城墙厚?”华令仪捏了捏小女儿的脸蛋,调侃道。

    张曦忙不迭地推开阿娘的手,嘟嚷道:“才没有呢。”

    华令义瞧着怀里的小女儿,一张白嫩的包子脸上堆满了不自在,她知道小女儿不喜欢人抱,这回是因为担心她,才扑到她怀里来。

    她总不能让一个四岁的女儿来担心。

    就像刘玉说的,她至少还有三个孩子可以慰藉心怀。

    想到这,华令仪顿觉心胸一下子开阔许多,一扫阴霾。

    有些事,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

    近日,禁宫内外,朝廷上下,气氛一片紧张。

    今日早朝,度支尚书苏宏因赈灾的钱粮数额对不上,直接被贬了官,连直管上司右仆射郭良,都受到了训斥。

    大理寺少卿赵弘因一桩刑狱案件,被责令闭门思过。

    要知道,赵弘自入洛京后,很快就成了杨太后的宠臣,因此,他一被问责,朝廷上下几乎人人自危,心惊胆战,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省台寺各部长官奏事时,都战战兢兢捏了一把汗。

    待到早朝结束,走出大殿,有胆小者直接腿发软跪倒在太极殿外。

    “崔侍中,崔侍中。”

    赵弘一出太极殿,就急忙在臣僚中寻找侍中崔亭,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前面,和侍中傅悦一起说话的崔亭,所以忙地出声叫唤。

    崔亭站住了步子。

    赵弘好不容易越过三拨人,才挤过来,“留也兄,子畅兄。”

    子畅是傅悦的表字。

    崔亭颔了下首,“少卿有事?”

    “我想打听一下,张令君什么时候能销假?这都有十天了,时间也太长了。”

    “我也不清楚。”

    崔亭含笑回道,“少卿真想知道,可以亲自去昭和里问一问张令君。”

    听了这话,赵少卿的脸色一僵。

    别说现在张婴不见外人,就是平常时候,因着杨二郎的案子,张婴也不待见他,他过去,哪能见到人,这不是直接讽刺他吗?

    崔亭素知赵弘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遂又忙解释道:“我去了三回昭和里,都没有见到张令君,少卿或许可以用其他法子去求见张令君。”

    赵弘听了提醒,微有意动,于是道了声多谢。

    又见一旁傅悦道:“喂,你或许也可以去问问张大夫,他是子平的族叔,或许知道消息。”说着,特意指了指已被臣僚围住的谏议大夫张腾。

    赵弘愣了一下。

    他之所以来问崔亭,没有去问张腾,是因为崔亭是张婴的亲家,而张腾和张婴叔侄俩的关系,一向不和睦。

    正想向崔亭讨主意,回过头来时,却见崔亭和傅悦已经离开。

    又想起傅悦那斜眼看人的态度,遂没有再凑过去。

    且说,已经走远的崔亭和傅悦两人,傅悦脸上明显不爽,“留也,你说你,你干嘛和他解释呀?”

    “好歹同朝为官,一殿做臣,他又是个小心眼的,何必让他记恨,将来平添是非。”崔亭说到这,又笑道:“况且,他一向有些歪才,或许有其他法子,逼子平出来。”

    “子平不是一向最烦他,那就让他去烦子平好了。”

    说到这,又嘀咕一句,“让他三次不见我。”

    傅悦难得见到崔悦这副小气模样,不由噗嗤笑了出来,尔后摇头道:“说到底,这事的起因,是那桩赐婚,宫里那位……”

    “慎言。”

    崔亭轻喝一声,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忙抬头注意四周,身边偶有一两个臣僚走过,但都离得远,于是稍稍放下心,拉了傅悦一下,“这话就别说了。”

    傅悦意识到自己失言,脸上微讪。

    俩人一路再无话,走出宫门后,崔亭把手中的玉板笏交给傅悦,“这个你先帮我拿回门下省,顺便帮我递个假。”

    “你去哪?”傅悦一问完,就知道自己多此一举了。

    果然,只见崔亭满脸无奈道:“昭和里,他再不出来,估计接下来,就得见血了。”宫里的那位,自掌权柄以来,从来就没有低过头。

    哪怕是未经中书省与尚书台的中旨,也不容许有人不遵从。

    ——*——*——

    宫中弘德殿内,杨中侍一见进宫来的国舅夫人秦氏,忙地让内侍拦住。

    最近,宫里气氛极为紧张,连他在杨太后面前都不敢大声喘息,更不敢多说一句话,哪里还敢让秦氏去见太后,这位主,就是平常太后心情好的时候,见到她,都能发火。

    这种时候,可不敢让她进去火上浇油了。

    “哎呀,拦着我干嘛?”秦氏让一众内侍拦住去路,忙地吆喝道,“快让开。”

    直到看见了杨中侍的身影,声音才不自觉地矮了三分,“杨中侍,你让他们让开,我要见太后。”对于小姑跟前的第一红人,哪怕天天笑得跟弥勒佛似的,她心里也怵得慌。

    “秦夫人,今日怎么进宫了?”

    “我有事要向太后禀报。”

    “太后现在忙,夫人有什么事,和奴婢说也是一样,奴婢等太后空了,一定会向太后转达。”

    “不行,我必须见太后,你帮我通传一下。”

    杨中侍拦在秦夫人面前,“夫人,奴婢说了,太后现在忙,没空见夫人,请回吧。”哪怕脸上仍旧带笑,语气却加重了。

    “你……”

    秦氏待要不管不顾,可瞧着围着的一众内侍,而她身边只带了一个仆妇进宫,登时气弱,兼之杨中侍身上的威压之势,让她想起小姑来,再不敢向前一步。

    心里暗暗骂了句恶狗,狗腿子。

    秦氏气咻咻道:“行,等太后有空了,我再过来,我去见我家三娘总可以吧。”

    “可以,奴婢这就吩咐内侍送夫人过去。”

    “不用了。我自己会去。”明华殿她去了没一百回,也有八十回了,熟门熟路,根本不用人带。

    秦氏虽然这么说,但杨中侍还是派了一个内侍跟着。

    待人走后,才又吩咐了一句,“让人盯着,再去打探打探,她进宫来是为了什么事?”在他印象中,秦氏每回进宫,总没有好事。

    为首的胖内侍忙谄笑着应一声,带着人领命下去。

    杨中侍才转身回内殿。

    殿内一片寂寂无声,杨中侍的心跳猛地加速,忙地朝东暖阁走去,轻轻拉起毡帘,只见地上奏折物什散落了一地,小金躲在屏风后面,满脸惊慌,好似吓坏了。

    这孩子机灵归机灵,就是胆子太小了。

    杨中侍不自觉地摇头。

    看来,给杨太后念折子的人,他还得另外再物色,可惜宫里的内侍,识字不多,或许他得考虑一下,张婴提的建议,从宫外挑选识字的良家子来担任女官。

    杨中侍朝着小金示意,让他先出去。

    “谁?”杨太后突然出声。

    “娘娘,”杨中侍忙地越过屏风,走了过去,“是奴婢。”

    杨太后只抬了下眼皮子,“去过昭和里了?”

    “去过了。”

    “他还是不愿意见人?”

    杨中侍没有立即说话,因为无论他说什么,本身的坏消息,都会惹得杨太后发怒。

    可他的沉默,已代表了一切。

    杨太后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墨,“行,他躲,孤看他能避到什么时候?”

    “你去和郭端准备一下,孤今晚出宫。”

    “娘娘。”杨中侍惊叫一声,吓得忙跪了下来,磕头劝道:“娘娘,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娘娘是一国太后,身份贵重,切不可轻易出宫。”

    说着,又冒险说了一句,“上次出宫,张令君就叮嘱过娘娘的。”

    “那你说,怎么办?”

    杨太后怒吼道:“你没看明白,他这是在逼孤收回那道中旨,孤偏就不如他的意,为什么每次总是孤退让。”说着,竟红了眼圈。

    “娘娘,有其他法子的,有其他法子,”

    杨中侍急忙道,声音还带着轻颤,杨太后这般吼出来,他反而放下了心,脑子迅速转动,琢磨着张婴最在意什么,突然灵光一闪,“娘娘,华阴县主,华阴县主……”

    “奴婢这就去瑶光寺,把华阴县主带进宫里面来,只要县主来宫里,张令君一定会来宫里的。”

    杨太后听了,几乎没有犹豫,“好,你现在马上就去。”

    “唯。”杨中侍忙地应一声,急忙爬起身,“这屋子,奴婢让秋桂带人来收拾。”

    杨太后似未听见,直接说道:“你去瑶光寺,实在不行,你就带羽林军围了瑶光寺。”

    “孤倒要看看,他还会不会躲下去。”杨太后说这句话时,几乎是咬牙切齿。

    杨中侍忙回道:“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请娘娘静等消息。”

    直到杨太后没有别的吩咐,挥手让他下去,杨中侍才转身离去。

    ——*——*——

    瑶光寺里,张昕和张曦兄妹俩在暖阁内下棋,华令仪和陈义在隔间说话。

    忽有比丘尼进来,说是妙德法师请十六娘过去一趟。

    “法师得了本王真的《映雪行》,不知道是真是假,常听十六娘喜欢收集名家字帖,所以让贫尼来请十六娘过去瞧一眼。”

    “不去。”张曦目光盯着棋盘,这一盘,估计又得输了。

    张昕看了一眼进来的比丘尼,是妙德法师跟前的人。

    手底落下一粒黑子。

    他记得,小妹是最喜欢王真的字帖,“《映雪行》这本字帖,可有几十年没有消息了,纵然赝品,也不可多得,真不去瞧一眼?”

    张曦微微瘪了瘪嘴,喜欢字帖的人都不在,她要字帖有什么用?

    一想到这,就有些意兴阑珊。

    随手落了粒白子。

    “要不,阿兄陪你去。”

    “还是别。”张曦直摇头,“你忘了,这是尼院,阿娘都交待了,让你少在寺院里晃荡,别惹事情。”

    听了这话,张昕摸了摸鼻子,满脸无辜,他可什么都没有做。

    上次那个比尼丘要还俗,真不管他的事。

    张曦瞧着失了一大片白子,败局已定,遂收手没有再下,“阿娘都说要你让我,你还每次都让我输。”

    “我说让你十个子,你自己不愿意的。”张昕觉得自己很冤枉,伸手把张曦抱起身,让胡月带她去里间换衣裳。

    “不是这种让法。”张曦嘟囔了一句。

    这世上,唯有一个阿顾。

    陪她下棋,永远是输赢各半,还一丝痕迹都不曾露。

    张昕看着小妹去后面,于是板着张脸,对着还矗立在屋子的比丘尼说道:“你去廊下候着,十六娘换好衣裳,就跟你过去。”

    比丘尼忙低眉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人走后,张昕才放松下来,自从发生过比丘尼还俗一事后,他轻易不敢对着这些比丘尼笑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