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盼回眸 > 正文 第298章
    第298章喜事相连

    张曦和杨昭训打了两辈子交道,太过清楚她的性格了。

    果然,杨昭训一见她这么理直气壮,顿时十分怒火去了七八分,她的性格本来就是急如火,直如弦,行事风风火火,甚至说风就是雨,所以能说翻脸就翻脸,也能说和好就和好。

    这会子听了张曦的话,杨昭训去了疑心病,脸上阴转晴,起身凑到张曦身边跪坐下来,涎着脸皮笑问道:“你要和谁定亲呀?”

    “你认识,顾家二郎顾云卿。”

    “是他呀!难怪你从前对他就不一般,”杨昭训大拊掌,似发现了大秘密一般,目光灼灼盯着张曦,带着十二分的八卦,“十六娘,你老实交待,什么时候存了这样的心思?”

    “什么叫我存了心思,”

    张曦白了杨昭训一眼,“亲事是我阿耶定下来的,又不是我决定的。”直接推脱自己的干系,挑明道:“再说了,亲事哪有自己做主的份,难道你和圣上将来定亲、成亲,就你们俩能决定,不需要经过父母亲长?”

    “当然是姑母决定的。”杨昭训脱口道。

    她从小养在姑母膝下,无论是姑母,还是她阿娘,或是身边的傅姆宫人,都有意无意地告诉过她,她将来要嫁给皇帝表兄做皇后。

    这些话听得多了,她早已认定,她就是将来的皇后。

    所以,昨日在宫里,对皇帝表兄的那话,才会那般在乎,根本无法接受。

    如果是旁人,她或许不会听进心里去,因为她知道姑母会帮她,会向着她,偏偏张曦,哪怕张曦不常进宫,但从小到大,她们在姑母面前争抢东西,输赢从来各占一半。

    姑母会偏心她,却对张曦也不错,她一直都没有在张曦这里讨过什么便宜,所以她才会那般激动。

    何况,张曦还有一个好阿耶。

    只要她想要的,她阿耶会帮她,而她阿耶在姑母面前说话的份量,自懂事以来,她就深有体会。

    “既然是由娘娘决定的,你拉着张大长脸,来找我干嘛?”

    张曦出声质问道,丝毫不放过反击的机会,要让杨昭训长长记性,毕竟宇文赞昨日明显是故意使坏,引人误会,焉知没有下回。

    杨昭训一见张曦板着脸,心虚得紧,“表兄说了那些话,我来问个究竟。”

    “明显就是谎话,你还相信,还要问,那下次,他再说这样的话,你是不是又要找上门,冲我发一顿脾气,或是打一架,”

    张曦微微一顿,瞧着杨昭训让她说的,明显气短地低垂下头,“你就算不相信我,也该问问娘娘,向娘娘求证一下。”

    “我问过姑母了。”杨昭训忙回嘴道。

    “那娘娘怎么问?”

    杨昭训一想到姑母的话,刚冒出来的丁点勇气,立即又歇下去,只见张曦又要开口数落,忙地抱住她的胳膊,求饶道:“好了,好了,下次我不会了,你放心。”

    从小到大,也只有张曦,和她半斤对八两,旗鼓相当。

    这次的确是她理亏,捏着鼻子认一回。

    “对了,阿诚呢,我今天是来看外甥阿诚的。”杨昭训说着,还特意左右四周瞧了瞧。

    张曦最见不得她这番装模作样,因为和她一样,怎么装都装得不像,一眼就能看出来,“杨三,我提醒你,这是前堂的花厅,阿诚跟我住在永乐楼。”

    “那走,我们回你住处去看阿诚。”杨昭训一边说,一边拉着张曦起身,恨不得立即马上赶到永乐楼才好,这样,刚才的事,就能彻底翻过去了。

    张曦被她猛地用力一拉,起身时,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你慢点。”站稳后,直接推开她的手,“好好走路,让你女师看到你这个样子,又得说你。”

    杨昭训笑眯眯地摆手,“不怕的,今日女师没跟着出门。”

    她今日出宫,还是趁着女师去陪姑母说话的功夫,和郭中侍打声招呼跑出来的,她在宫里被拘着,已是十分不耐烦,出了宫,哪还愿意被管束。

    此刻被张曦甩开,她也不恼,她时常来张府找张曦,知道张曦的闺房永乐楼的位置,不用人领路,她直接走在最前面。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难得下了个早衙,因近来儿女都在府上,张婴早早地回了府,与儿子女儿一道用晚食,说说话,逗逗孙子,把尚书府的冗务,还有一些烦心事,抛至脑后。

    偷得浮生半日闲,且乐清闲。

    不想,刚用完晚食,就听门房老杜来报,傅侍中过来了。

    “老穆领着,去了南院的外书房。”

    张婴几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头,“我马上过去。”心里却是隐隐猜到,傅悦这趟过来,是为了什么,张婴抬头,望了眼逗着孙儿阿诚在长榻上爬滚的小女儿,连枝灯火下,一脸灿烂的笑容,仿佛能让人忘却忧愁。

    一瞬间,摇摆不定的心,下了个很大的决定。

    “阿耶有事,先去南院了,晚上你们自行安排。”张婴说了这句,站起身,往外走。

    “唯。”张昕张曦兄妹俩忙起身。

    张婴出了门,走出正院,沿着回廊,穿过花厅,跨过仪门,直往南院而去,因这一阵子府里人多,他又常回府,各处灯火通明,仆从穿梭,看着,就透出一股子热闹劲来。

    与往常他一个人偶尔在府里时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

    他素来喜欢繁华、热闹。

    眼下府里的这份人气,让他眼眶微热,几乎要生出,把长子留在洛京的打算,长子以后再娶,多生几个孙子,一家人热热闹闹的,那才叫好。

    可惜不能。

    他经营秦地十余年,如今全权交给了长子,这些年他渐渐想好了,他早已经身后无路,却要为子孙后代,谋一个长远之计。

    还有,流放到崖州的华氏族人,无论回清河,还是回故里平原,都太过打眼,所以他和长子想到了同一个地方,即是秦州。

    “子平。”

    张婴回过神来,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南院,走到东厢的次间,一脚踏进屋子,看见坐在榻上的傅悦起了身,忙阻止,“子畅,不用起来,你坐着。”

    “郎主。”穆行喊了一声。

    张婴对他颔了下首,“你下去了,这不用你伺候,留个僮子在外面听答就行了。”

    穆行应了声唯,又朝傅侍中行了一礼,才告退出门。

    “你怎么来了?”张婴在对面跪坐下来,手拿起一把蒲扇,蒲扇的扇面,还是小女儿替他画的《夏日葡萄架下纳凉图》。

    只听傅悦急吼吼地说道:“你让我好找,我去尚书府扑了空,顾文起说你回府了,我又急急赶了过来。”

    “用过晚食没?”

    “不提这个,现在天气炎热,晚上我吃不下饭。”

    张婴看了眼放在他面前案几上的樱桃、白桃、木李,还有酪酥和甜浆,于是说道:“那就吃些水果和点心,总不能饿着。”

    傅悦点了点头,似想起什么,忙指着那杯甜浆道:“你家这浆水怎么做的,太甜了,给我换杯白水。”刚才当着穆行的面,喝了一口,他差点没忍住,吐了出来。

    张婴朝外喊了僮子进来,“给傅侍中端杯白水过来,”

    然后对着傅悦笑说道:“你也真是的,又不是第一回来我家里,你直接和穆行说一声就好了。”

    “还不怨你,谁家的甜浆,都没有你家甜。”

    “我家十六娘喜欢。”张婴凉凉说了句,“再说了,留也每次过来,都觉得挺好喝的。”留也,即他亲家崔亭。

    “你们这算是臭味相投。”

    傅悦接过僮子递上来的白水,喝了小半杯,解了嘴里的甜腻味才放下杯子,望向张婴问道:“我找你,是为了我侄儿阿宣,又过去大半个月了,上次我们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张婴心里早就猜到,也下了决心,这会子真要说起出口,不免还是有些可惜,“阿宣那孩子很优秀,我一直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子侄看待,只是我家十六心性未定,资质顽劣,与阿宣不太合适。”

    “子畅,这件事,就此作罢了,以后不要提了。”

    傅悦听了,大吃一惊,“子平,上次不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觉得不合适了?”他虽是媒人,但最开始,是他见张婴颇为看重阿宣,才和张婴提了一嘴。

    不想,张婴还真有意向。

    “我当时也说过,合不合适,还得看两个孩子有没有缘份,将来到底是孩子们一起过日子,总不能我们做大人的一厢情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这份上,他还能说什么?

    很明显是张婴自己看中了,但十六娘没有相中。

    张婴对小女儿的疼爱,他们这些走得近的人,无不知晓。

    傅悦想起侄儿信心满满的样子,也不知那小子,哪来的信心,这回肯定得受打击了,十四五岁的儿郎,意气奋发,心比天高,让他受些挫折也好。

    “既是无缘,也是我家阿宣没福气。”傅悦含笑谦逊道,没有再纠结。

    张婴心里苦笑,面上又把阿宣夸赞一番,“阿宣那孩子,饱读诗书,聪明灵慧,值得更好的女娘,是我家十六与他没缘份。”

    傅悦没有立即起身走,俩人好不容易碰到了一起,说完了儿女子侄的事后,又聊起了朝中之事,直说到亥初时分,方才离去。

    张婴亲自送到大门口,转身时,仰望夜空,繁星点点闪烁。

    手摇蒲扇,轻叹了口气。

    他遇事,很少犹豫不决,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再回头,只是在这件事上,他仍旧心存惋惜,明明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阿眸就看不上。

    也怪阿宣的那张脸,不会长,要是长成顾二郎那样,估计阿眸就能看上了。

    ——*——*——

    六月初九,阿摔九岁生辰。

    因是小孩子过生,又不是逢整,因此,没有大办,只有崔家和张家两府的亲人,当天晚上,聚在崔府吃了一顿饭。

    张曦坐在大姐张昑身后,晚饭有一道新菜鲊鱼,张曦吃着觉得味道很好,正想着晚点问问大姐,这道新菜哪来的,却发现大姐的脸色有些白,几乎没怎么动筷子。

    “阿姐怎么了?”用食完毕,张曦忙地上前询问,“我看阿姐都没有吃。”

    张昑摸了摸她的脑袋,“无事,大约是天气炎热,我这几天都吃不下。”

    “我让人去叫了疾医,等会儿给你把把脉,你早些回院子里去歇息,”崔阳走过来说道,又转头对张曦吩咐:“十六娘,你帮忙扶你阿姐回去。”两个叔叔还有岳丈小舅子都在,他抽不开身。

    “好的。”张曦忙应了一声。

    张昑却不同意,“阿阳,你别胡来,我没事,还能受得住,阿家阿婶都还在,我怎么能下去歇息。”

    “阿娘那有我,你不用担心。”崔阳轻声哄劝,“你要是不回去,我直接让疾医来厅堂,到时候,惹得动静就更大了。”

    软硬兼施下,再加上张昑真有点受不住,于是起了身,瞧着阿家和另外两个婶子在说话,便没有去打扰,出了屋子。

    崔阳送了出来,又安排肩舆送张昑回院落。

    回去时,才发现,府里的疾医,早就候在了院子里,不用想,也猜到,大约吃饭的时候,姐夫就发现了大姐的异常,派人去找了疾医。

    崔家供养的疾医,也是一名积年的老医。

    张曦扶着大姐回屋子后,才让疾医进来给大姐把脉。

    只片刻,就听到疾医道了声恭喜。

    张曦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却见大姐笑了笑,原本略显苍白的脸色,都染上了一层红晕,“看来是有了。”伸手摸了摸小腹,二儿子毓郎已经四岁,这一回她希望是一个女儿。

    “正是,娘子已有两个月的滑脉了。”

    这下张曦听明白了,屋子里的仆妇婢女,也都听明白了,一个个出声道喜。

    张昑对旁边的陈妪吩咐道:“阿姆,都赏。”

    “唯。”陈妪高兴地应一声,又道:“娘子,这是大喜事,前院那边,估计令君和七郎君还没走,仆亲自去送这个消息。”

    张昑点点头,“你安排。”她打消了要歇息的心思,这个好消息一传过去,阿家还有那两位阿婶,等会儿必定会过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