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天启风云 > 正文 203 平等公平(中)
    见刘宗周说得言之凿凿,信王已经没空惊讶了,他苦笑了一下说:“看来皇兄让我们四人进监政院真有先见之明,本来这只是都察院的事,现在大家一分析好像都脱不了干系.既然皇兄认为那个泰西人邓玉函的话说得有道理,认为平等与自由是今后大明用人方面的一种趋势,刘大人又说政务院没有做到平等与自由,那么就请刘大人具体说说吧‰记住本站的网址:。”

    监政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政务的处理流程进行监督,避免因为人的格、情绪、所处状态等个人原因妨碍国家大事,既然处理政务的人都不能出现情绪化倾向,那么监督的人更是要冷静理。天启在成立监政院之前就对人的因素进行过考虑,政务院的信王和都察院的高攀龙都是格偏内向沉稳的人,他们都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就算自己有什么看法也不会一意孤行强行要求执行,这就保证了监政者不会越位成为执政者。

    圣学院和博学院本身就是学术研究机构,让刘宗周和徐光启进监政院主要还是让他们辅助而不是决断,况且这两人本身也不是子要强的人。四个人都是偏重理的人就会多讲道理少闹意见,即便出现互相指出不足也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对人的横加指责,当然换上杨涟那样的急子人就难说了。

    刘宗周见信王并没有因为自己说政务院有错而不高兴,于是说道:“从表面上看这些县里的佐官感到不公平,说是难以接受经培训的举人超越他们直接被任命为从七品,但这其实是一种假象。大家想一想,就算没有这回事他们又能升迁到什么位置上?估计最多在现在职位上终老,不因为办事不力出现亏空被清理就算万幸了,他们怎么会对自己不能企及的职位有不满呢?”

    信王想了想说:“是啊,闹一阵也没有什么好处,这里面确实有问题。”

    刘宗周说:“有问题的还不止这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本地的县令在干什么?各府的知府、省里的巡抚又在干什么?无论是谁行文训斥一顿就能平息的事,为什么还会闹到北京来?”

    高攀龙一听也点头说道:“这说明他们都在暗里纵容,也就是说他们有共同的利益需要,只不过以这些小吏的名义出来诉说不公平,朝廷不好意思对这些不入流的人出手。以刘大人的意思,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够站在一起来给朝烃施加压力?”

    刘宗周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这些省里和府县的官员之所以会这样遮遮掩掩地指东言西,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大铁公司出售开矿、开工场资格一事中获取到利益。虽说皇上允许他们卖爵位分成,还从火耗中拿出一部分给他们补贴,但这次的利益诉求不是个人对而是对当地的集体。一是对公不对私,二是因为他们知道大铁公司是皇上的,所以他们才会隐晦的表达要求而又不好明说。”

    信王说:“原来是因为他们是想在里面获取利益,认为朝廷直接任命培训过的举人为从七品感到不公平只是个幌子,但刘大人说是政务院不能做到平等和自由又从何谈起?”

    刘宗周说:“皇上为了避免商家大户盘剥百姓,特意给他们的商业经营作了个两成利润封:“刘大人主管圣学院,应该是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主力,现在既然找出问题了刘大人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刘宗周见信王这么快就把情绪调整过来了,心中暗暗点头,说道:“下官的意思是先故作不知,只是针对各县佐官私论朝廷吏治一事行文对各县县令进行训斥,责令其安抚压制‖时又稍微透露一下朝廷在开征矿税后就比较宽裕,准备适当地照顾一下各地的财政状况,要他们全力配合经过培训的举人的事务,如果有谁认为不好安抚压制,就让他说出具体原因方便朝廷协调。”

    高攀龙说:“刘大人这建议好,他们不说真话我们也把真话隐藏一半露一半,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不过真要给他们分些税收的话又该怎么分?这事要事先想好免得到时候又出什么古怪措手不及。”

    税收的安排属于政务院的事务,大家都看着信王不说话,意思就是现在该你拿主意了你说个章程吧。本以为信王会很为难,谁知道信王微微一笑道:“这事好办,刘大人开始说了他们只想要个平等的待遇,那就给他们这个待遇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