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玄幻小说 > 永不熄灭的火 > 正文 18.高潮
    第二天晚上上课,高志远就向大家说:“从今天起,我们每晚上就要学习两个小时,那么,我们一直学习两个小时,也太累。学生学习45分钟还得休息十分钟呢,所以,我们也改变改变学习方式,也适当的娱乐娱乐。我想我们适当地学学革命歌曲,学会唱革命歌曲就学会课文了,把歌词的字都会写了,也就学会字了。这样,我们以后唱歌就不但会唱了,而且会写歌词了,一举两得,大家说这样行不行?”

    大家都纷纷说:“行。”

    高志远又说:“学唱歌,我当不了老师,因为我五音不全,唱歌太难听,所以,我想从咱们大家当中选一位唱歌最好听的人来教歌,大家说可以吗?”

    大家齐声回答:“可以。”

    高志远说:“那大家酝酿酝酿,看谁唱得好,就选谁?”

    没等他话落音,大家就异口同声地喊:“魏金花!”又纷纷说:“那是‘赛金花’嘛,是金嗓子!””她唱得赶上五朵金花唱的了,还用选!”

    高志远听大家都一致同意魏金花,就说:“那好,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魏金花当我们的音乐老师!”

    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魏金花忙站起来说:“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韩文义调侃道:“大家选你当上音乐老师了,你怎么也得先给大家亮一嗓子啊!”

    别人也纷纷附合着说:“就是,当老师了,怎么也得亮亮嗓啊!””我们还得听听,看你够不够格啊!”

    魏金花毫不推让地说道:“唱一个就唱一个,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你就听好了吧。”说完,便唱起来:

    “洪湖水呀

    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

    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啊

    魏金花虽四十来岁,但唱歌的声音却清脆亮丽,悦耳动听,像二十岁的姑娘的嗓音,把大家都带进了歌声里,一个个屏声静气,凝神聆听,当她唱完时,大家还陶醉在其中过了一会儿,才明白她唱完了,便热烈地鼓起掌来。

    韩文义高声叫道:“唱得好不好?”

    大家齐声回答:“好!”

    韩文义又喊:“妙不妙?”

    大家又齐声道:“妙!”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接着又齐声叫道:“来一个!来一个!”

    魏金花便高兴地说:“大家不嫌弃,那我就给大家献丑了。”说完,又唱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

    高志远也被她的歌声所震惊:她前半部分唱得柔美甜润,让人沉醉于秀美乡村的风光里,而到了后半部分又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令人充满了对祖国的一片豪情。他不禁感叹:农村真是处处有人才啊!

    她唱完,大家又报以热烈的掌声。高志远随即说道:“这歌好听吧?”

    大家说:“好听!”

    高志远说:“那好,我们今天就学这首歌。下面就让魏老师教大家唱,大家用心学,争取尽快学会。”说完,又向魏金花说,“请魏老师到讲台上来教大家。”

    魏金花也不推辞,倒像有所期待似的,站起来走上讲台,笑着向大家说:“那我就是老师了,这不是做梦吧?”

    韩文义调侃道:“不是做梦,是梦游。”

    大家轻声笑起来。

    魏金花说:“那好,我教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说完,便教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大半立即跟着唱:“一条大河波浪宽——”她又接着唱:“风吹稻花香两岸——”大家又接着唱:“风吹稻花香两岸——”她教完第一段说:“我就先教第一段,学会了再往下学。”

    大家学了十来分钟,就跟着她能唱了,跟着她唱了两遍,她假装张嘴,却不出声,两手使劲地打着拍子,大家竟能唱了下来了。唱完一遍,她没让停,又接二连三地唱了好几遍,才说:“大伙悟性真高,会唱了。”

    她真是个音乐天才,看她教大家唱歌又俨然是个指挥家!这让高志远不禁想起韩文义说的人各有一段才,各有各的天赋的话。

    她教歌时,高志远就把第一段歌词写在黑板上了,大家一边唱一边抄歌词,等歌会唱了,歌词也抄完了。高志远便让大家学这段歌词的字,大家一边小声哼唱着,一边认真地写着,不到下课时间,就都学会了,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天快到中午,高志远正在家抄课本,韩文义来了。看他已抄了很厚一叠,说:“我说兄弟,悠着点儿干,别看给你工分了,就拼命干,别累坏了。”韩文义说着,拿起一本来看,只见课本皮是用牛皮纸订的,虽颜色发黄,不新鲜,却结实耐磨,便说,“你做什么事都这么有心计,别小看这书皮,社员不是学生,又是干活又是学习,书随便扔,不订个厚实点的书皮,过不了三天就该扯坏了,白可惜你这功夫了。有这牛皮纸的书皮,一般就扯不坏了。”又翻开里面来看,只见第一页上面写着“生字表”,下面分课,从一课,二课依次把每课生字写上,已写到十三课,后面留下两页,是留作接着写生字的。他边看边说道,“这开头就是每课的生字,翻开就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哪些字会写了,哪些字还不会写,不会写的再复习复习,这多实用啊!”接着又往下看,是从第一课开始,每课的课文,字迹工整c娟秀,看着比印刷的课文还耐看,又不禁赞道,“你这字写得比印得还好看!印得虽然好,但千篇一律,看上去有些单调,你这写的是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好看,你这次可得给我也抄一本,我也好好保存起来,这以后就是珍贵的艺术品。”

    高文远笑着说:“行了,你别夸我了,我再写得好,也赶不上印的,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只是尽量写得工整些,别走了样,影响了社员们学习。”

    “我这可不是吹捧你,你写得是真好,不信,以后上级来检查来,看到这课本,也得伸大拇指。”

    高志远也感慨地说:“上级来检查,夸不夸倒是其次,只要能顺利过关,就比什么都强。”

    “你就不用担心,就这样学,一准过关。你打听打听,哪个村像咱们这样学?都是在充样子呢,谁像咱们这一五一十地学啊!我表妹来了,说他们那也搞夜校,说不过就是充充样子,根本学不着东西。不说,我还忘了,我表妹把上次拿那本《我的大学》看完了,要来再借两本看。那本《我的大学》我还没看完,我留下了,等看完给你送回来。你看看,再找两本我给她拿回去。”

    高志远说:“你表妹没说,要看什么?”

    “她说,想把《童年》和《在人间》借回去看了,就把高尔基的三部曲看完了。”

    高志远说:“那就把那两本给她拿上吧。”说着,便从盛书的纸箱里找出《童年》和《在人间》,递给了韩文义。

    韩文义又说,“我今天来还有一项使命,是奉我妈之命,中午请你去我家吃饭。”

    高志远听韩文义又叫他去吃饭,就说:“你回去替我谢谢大娘的好意,我就不去了,不能总去打扰你们啊。”

    韩文义说:“好吧,我回去一定原话传达,告诉我妈说你不去打扰了。”

    高志远听韩文义话里有话,就说:“你表妹还来了,上次你表妹来,我在你家吃饭,让大娘和你表妹都晚吃饭了,这次我就不去了。”

    韩文义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不去就不去吧,不用一直解释,我回去禀报我妈就行了。”

    高志远听韩文义口口声声说他妈,不觉心生感慨:韩文义的母亲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只要一做好吃的,总惦记着把他叫去,他有时没去,以后见到她,她会真得生气地数落他一顿。他听韩文义不阴不阳地说着,他不去真得又会伤大娘的心,只得说:“我去,还不行吗?”

    韩文义仍说:“你腿在你身上长着,去不去,你说了算。”

    “行了,我去,我去。”他赶忙说。

    韩文义说:“去,就走吧,到吃饭的时候了。”

    高志远的父亲正要做饭,他便告诉父亲说去韩大娘家吃饭去,便和韩文义走了出去。

    他俩到了韩文义家,韩文义的母亲正和侄女在屋里说话,看他俩进屋,韩文义的母亲说:“饭我做好了,志远快炕上坐,我收拾,这就吃饭。”说着,去了外屋。

    刘梦洁看着韩文义,说:“哥,给我借的书呢?”

    韩文义故作惊讶地说:“书?我忘了。”

    高志远很奇怪,韩文义拿着书回来的,怎么两手空空了呢?

    刘梦洁不高兴地:“什么事也办不了!”

    韩文义也说:“人我请来了,你不会自己向他借吗?”

    刘梦洁看了高志远一眼,红了脸,低下了头。

    高志远看她腼腆的样子,很可爱。上次见到她,觉得她皮肤很白,可这次见了,似乎比上次见到的还白,白得像白种人的那种白,细腻白皙,吹弹可破;长得又很美,简直像画上画的美人。

    高志远忙说:“你可别逗她了,快给她吧。”

    韩文义才到外屋拿书进来,给了她,说:“你的吩咐,我哪敢不服从啊!”

    原来进屋他放外屋了,故意逗他表妹的。

    刘梦洁捧着书,像得了宝贝似的,忙翻看着

    韩文义说:“书我给你借来了,还不谢谢主人。”

    刘梦洁不好意思地向高志远说:“谢谢。”

    高志远忙说:“谢什么,我那还有些书,你要看告诉文义哥,让他随时去拿。”

    韩文义说:“怎么样,满足你看书的要求了吧?”

    这时,韩文义的母亲已端一大盘蒸饺子放在桌上,说道:“快吃吧,我蒸了荞面皮酸菜馅的蒸饺子,尝尝好不好吃。”一边说着,一边夹高志远碗里一个。又招呼韩文义的表妹,“来,梦洁,也坐下吃,这也没外人。”说罢,大家便团团坐在桌上一起吃饭,这次没像上次,分两桌吃。

    不过,这次有刘梦洁在场,大家话少了许多,都默默地吃饭。吃完了饭,韩文义的母亲和梦洁忙着收拾碗筷,高志远便站起来,说:“大娘,我回去了。”

    韩文义的母亲说:“再坐一会儿吧?”

    “不坐了,我家还有点儿活。”说完便走了出去。韩文义也跟了出去,照例又塞他手里一包蒸饺子,他知道推辞也没用,只得拿了。

    韩文义诡秘地说:“你今天怎么还腼腆起来了,像大姑娘似的。”

    高志远忙说:“没有啊。”

    “还没有,一句话都不说,管顾个吃了。”

    “行了,你算了吧。”说完,便走了。

    韩文义回到屋,等刘梦洁帮母亲收拾完碗,便向她说:“你不说你看了《我的大学》,有些问题吗,志远在这,你怎么不问问他?”

    刘梦洁说:“不认不识的,我怎么好问他。”

    韩文义说:“你可不知道,他可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的才子,而且谦逊随和,平易待人,你要问他,他保证能给你回答得头头是道,令你满意。”

    韩文义的母亲也笑吟吟地说:“这话倒是真的。志远确实是个好孩子,知书达理,就是那家庭成分拖累了。唉,可惜了一个人才!这回来干活,也是把好手,谁都夸奖!”

    韩文义也高兴地说:“就是嘛,今年头一年回来割地,就骑着毛驴都追不上了,你说牛不牛!他是要哪道有哪道,不服不行!”

    韩文义的母亲也高兴地说:“你文义哥跟他可好了,前些日子还跟着他得了奖了呢。”

    刘梦洁忙问:“哥,你得什么奖了?”

    韩文义自豪地说:“他教夜校,我跟他挺好的,也跟着去夜校混去,得了个特别奖。说我也帮着夜校扫盲了,有贡献了。”说着,还找出得奖的奖状和笔记本给刘梦洁看。

    刘梦洁翻开笔记本,见扉页上写着:“韩文义同志,在扫盲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特此奖励。”

    韩文义向刘梦洁解释道:“这字就是志远写的,你看写得多秀丽。他现在给社员抄课本呢,抄得那叫好,我给他要了一本。要不,我给他要两本,也给你一本?”

    刘梦洁说:“那多不好意思。”

    韩文义说:“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给他要太阳,他都不敢给我月亮,我俩是啥关系啊!我给你要一本,你当字帖,有时间也练练字。”

    刘梦洁说:“那先谢谢了。”

    韩文义又说:“你今天别回去了,我晚上领你到夜校看看,你看看我们村那些大妇女和大老爷们都是怎样学习的?就像小学生一样,写啊,读啊,你看了准受感动。”

    刘梦洁说:“我可不去,看那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看书去呢。”

    “那你就在这看书呗,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有老师给你解释。”

    “不了,我妈告诉我今天得回去。”

    “你还怪听你妈的话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