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读书 > 其他小说 > 盼回眸 > 正文 第276章
    第276章耍赖模样

    张曦上午回瑶光寺时发现身后多跟了两个人。

    一个是大兄张昕,一个是大嫂杨昭容。

    大兄就罢了,可这位大嫂,怕是阿娘不愿意见,因此,一路之上张曦几番欲言又止,然对上大嫂温柔可亲的笑容,有些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虽是事实,大家心知肚明。

    然而说出来,却终归很伤人。

    张曦抱着暖炉,没精打采地靠在隐囊上,谁都不想搭理,直到马车停了,临下车前,张曦盯着大兄张昕,壮着胆子说道:“阿兄和阿嫂先别忙着进去,我向阿娘通传一声,如果阿娘愿意见你们,阿兄和阿嫂再进去也不迟。”

    扔下这句话,张曦飞快地出了车厢,扑通一声跳下马车,车夫忙不迭地去扶她,“小娘子慢点。”

    张曦站直身,推开车夫,往寺里跑去。

    不顾岑傅姆和胡妪在身后喊,跨过门槛,才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正看见大兄从车厢里走出来,紧接着大嫂也出来了,只是稍等了片刻后,那俩人都没有下车的意思,张曦才暗暗松了一口气,扭身朝寺里走去。

    “等会儿回了尼院,大兄和大嫂过来的事不必告诉阿娘,”张曦先叮嘱一句,然后又吩咐岑傅姆,“阿姆,你私下里找一下慎妪,让慎妪把人打发走。”

    岑傅姆微愣,忙道:“小娘子,这样不妥,七郎君和杨娘子都已经过来了,见与不见应该由夫人决定,再说夫人可以不见杨娘子,但总不能一直不见七郎君。”

    说完,岑傅姆瞧着张曦一张小脸直接沉了下来,又劝慰道:“杨娘子有句话说得对,她进了张家的门,过来拜见阿家是她该尽的礼数,要是不过来那才叫失礼。”

    “夫人不愿意见杨娘子是一回事,但七郎君和杨娘子真不过来,夫人也该生气了。”

    张曦听了,疑惑地望向岑傅姆,“这是什么道理?”

    在她看来,不愿见就不必过来,阿娘才不会为这种事生气,杨昭容不是阿娘中意的儿妇,过来了只会让阿娘心里不舒服,不来反而落得个清净。

    “杨娘子是刚进门的新妇,她要不来,那不就是没把夫人放在眼里。”

    唰唰一串响,但见张曦一个用力,踢得脚下的积雪飞扬而起,脸上眼里尽是烦燥,岑傅姆看得直皱眉头,“小娘子,这不是你该烦恼的事。”说着,扶住张曦,蹲下身拍去张曦裙子上的雪粒,“要不让胡月抱着你?”

    “不要,我自己走。”张曦推开岑傅姆的手,一阵北风呼啸而过,刮得脸蛋生痛,这样的疼痛传来,张曦反而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回到尼院,岑傅姆如实回禀。

    华令仪似早已预料,伸手把女儿抱进怀里,对岑傅姆道:“你亲自去把人带进来,先领到西厢。”

    “唯。”岑傅姆领命退了出去。

    华令仪低头望着怀里的小女儿,“这是怎么了?这小嘴都能挂油瓶了?”还特意伸手刮了刮小女儿撅起的嘴角。

    “阿娘不喜欢阿嫂,为什么还要见她?”

    “那也不能把人晾在山门前呀,让人看见成什么样子,倒是凭白给人添了口舌,今后不许再自作主张了。”

    “那人进来,看着不难受?”张曦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她看来,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只要不给自己添堵就好。

    “不看就好了。”华令仪语气轻飘飘地道。

    张曦越发看不懂,依照阿娘对杨家人的厌恶,依照之前的习惯,阿娘绝对不会见杨昭容,但没料到,阿娘不仅愿意见,还没有生气。

    其实,自进来后张曦就留意着阿娘的神色,可阿娘一直很平静,反而衬得她有些急躁与不安。

    不过很快,张曦就明白阿娘的意思了。

    大兄大嫂进了尼院、进了西厢后,阿娘就没有再理会,直至天黑,阿娘没有出起居室的门,也没有见大兄和大嫂俩人。

    最后,只吩咐慎妪亲自送大兄他们出寺。

    一整天,阿娘与往常一样没有分别,心无旁骛地礼佛诵经与督促张曦的功课、见法护表兄,反倒是张曦有些心神不宁。

    这样的阿娘,她既习惯又不习惯。

    习惯是因为自年初阿娘生了那场大病,好了之后,就开始这样安静了,除了法护表兄回京的那天外,再不见丝毫情绪外泄。

    不习惯是因为阿娘如同槁木死灰一般,死气沉沉,再无从前的鲜活鲜亮。

    她还是喜欢从前的那个阿娘。

    且说华令仪哄着小女儿熟睡过去,才出了内寝,慎妪恭手候在外堂,一排燃烧的大蜡烛偶尔发出叭啦的声响,华令仪走过去,拿起高台上的剪子,剪去已经有些长的烛芯。

    “你觉得怎么样?”

    “仆瞧着,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今日和七郎在西厢,一整天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也很安分,神情温和,走的时候,还说明日再过来。”

    “这么说来,你认同他九婶的话。”

    九婶是指九弟妹傅氏,今日大清早的,傅氏就来了趟瑶光寺,和她说了一下对新妇杨昭容的评价:难得的通透人,又难得的省事人。

    又叮嘱她,让她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不必亲近,也不必为难,彼此各安其好。

    华令仪没料到,傅氏对新妇的评价与之前完全不同,会有这么高,看来传言也不可信,又想起昨晚上大女儿过来的说辞,叹了口气,“阿明的识人功夫太浅薄了。”

    “八娘还年轻,傅夫人毕竟年长,也是见多人和事才会目光这般老辣。”

    “所以凡事不能尽信传言,也不能只看表面,大约这世上有一种大智若愚的人。”华令仪剪去最后一根烛芯,把剪子重新放回原位,然后在上首的榻席上跪坐下来。

    慎妪瞧着自家娘子伸手去翻案头上十六娘今日画的稿纸,忙地上前提醒,“娘子,时候不早了,早点安置吧。”

    “晚一点,我看看阿眸今天的图稿。”这丫头最近不知怎么了,跟疯魔了似的,一直在画长秋寺经幢一角的雪景图。

    ——*——*——

    天气越发地冷了,外面滴水成冰。

    宫中弘德殿的东暖阁内,却是热气腾腾。

    “……她见了你,也算她识趣。”杨太后听了侄女的回禀,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诮,她从来看不起这些贵女的骨气,在她眼中,没有压不弯的脊骨。

    如果有,那只能说是力度还不够。

    杨昭容微垂下头,敛住眉眼。

    又听杨太后说道:“孤听说,你最近见天往寺里跑,孤倒觉得没这个必要,你嫁进张家,依旧还是孤的侄女,那个贱人,你只当她是牌位上的人就行了。”

    如今华令仪那个贱人跟个死人没什么分别,李英娥一死,仿佛也把她的胆子给吓没了,使得杨太后都觉得没趣了,李英娥苟延残喘了五年,希望那个贱人能活得长久一点才好,不然还真没有意思。

    “唯。“杨昭容低头,显得有些木讷。

    杨太后今日心情好,哪怕杨昭容的反应不讨她喜欢,她也没太在意,又叮嘱侄女几句,才放杨昭容出宫。

    “这下娘娘总该放心了?”人一离开,杨中侍反问道,脸上堆满了笑。

    杨太后斜乜了他一眼,“你哪只眼睛看到孤不放心了?”伸手接过杨中侍递上来的甜浆,喝了一口,却没有立即放下,双手磨搓着青瓷杯。

    忽然神情一紧,杨太后问道:“孤让你打听的事,打听清楚没?他是怎么回事?”连着五六日张婴都待在尚书府衙内,就算年底尚书省忙,但也不至于忙成这样。

    和她赌气不来宫里就罢了,但张府刚办了场喜事,来往宾客众多,没的连家都不落。

    “打听清楚了,”

    杨中侍忙回道,“正要和娘娘说呢,说起来,张令君这次不回家还真有缘由,竟是为了躲人。”想到打听来的消息,杨中侍不由一乐,把张家那位三叔公的事说了。

    杨太后听了,先笑了起来,然后恶狠狠道:“该,该,就该有个人治治他。”

    “娘娘是不是说反了,那位仗着辈份,可一点都没讨到好。”在杨中侍看来,虽然张婴躲了出去,但张家那位三叔公却气得跳脚,张婴胆子也够大,不管不顾竟把长辈打晕,偏那位三叔公为了面子和名声,还不能说出去。

    这哑巴亏都吃定了。

    杨太后轻哼一声,“想在五郎那讨到好?孤都没讨到,更别提其他阿猫阿狗了。”不过是为了卢家的事,她不介意推一把,况且这件事上,她总是有愧于卢馨儿。

    “阿弃,你亲自去一趟尚书府衙,请他来一趟宫里。”

    “唯。”杨中侍忙应道:“那奴婢现在就去。”

    杨太后点点头,又怕杨中侍空跑一趟,“请不来,你也不用回来了。”

    “奴婢明白。”杨中侍拱了拱手退出了暖阁,他和张婴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哪怕杨太后不说这句话,他心里也清楚,这趟差事不好办。

    现在还不到午时,天黑前,他能回宫就不错了。

    幸而是去尚书府衙,张婴不至于直接把他轰出来。

    尚书府衙位于铜驼街,从左掖门出宫后,沿阊阖门正对直道,不到一里的距离,往前依次排列着各大官署,打头第一座官署,便是尚书省的办公所在地,尚书省所有部曹机构都设在其中。

    因此府衙占地极大。

    杨中侍入府后,也不用人领路,直奔政事堂而去。

    今儿政事堂的人有点多,杨中侍一眼望去,吏部的人几乎全都在,其他五部的尚书及郎中也都在,左右仆射杜如与郭良一个不少。

    “我觉得这份时务策论不错,能进前三。”

    “这份经义注释才真好,尤其这笔字,你看看,如不是钟家人,那定是卫氏子弟……”

    议论声纷纷不绝,杨中侍只略一听就明白,这是在阅卷,本月月初在国子监组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试,各州各郡举荐的有才之士齐聚洛京,有千余之众,考试科目有策论、经义、诗赋、算术、律法等十余类。

    考试持续了五天,阅卷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不过瞧这争论的情形,成绩应该是出来了,在商议名次,各科考试热门取前十名,冷门取前两名。

    “杨中侍。”

    “中侍来了。”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杨中侍进来了,忙地打招呼。

    “你们忙,不用理会我。”

    杨中侍正打算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待着,却见吏部尚书段兴走了过来,“中侍,令君这会子不得空,有什么事中侍过两天等空了再来。”

    “你们尚书府接下来还能有空吗?”

    杨中侍笑眯着眼问道,这般冷遇在他预料之中,他也没打算为难段兴这个传话的人,“你告诉张令君,我在他房里等他。”

    “你去忙吧,不打扰了。”杨中侍甩了下手中的拂尘,转身出了政事堂,往旁边张婴平常所用的套间走去。

    这一等,就是一下午。

    天快黑了,政事堂那边的人才全部散去。

    张婴走进来的时候,满脸倦色,一眼就看到跪坐在榻席上杨中侍,正打开一本书在看,听到动静,一下子抬起头来。

    两人相视一眼。

    张婴捏了捏眉头,“你怎么还在呀?”

    “我都说了,要等你的。”

    “时候不早了,回去吧。”

    “你就不问问什么事?”

    张婴在对面的榻席上跪坐下来,“最近尚书省事多,我就不进宫了,等过些日子空了我再进宫。”原本年底有官员考绩与朝廷祭祀,吏部和祠部就忙不过来。

    今年又多了一桩士子考试的事。

    他把整个尚书省各部曹的人都调配过来,人手依旧不够。

    “知道你忙,但娘娘这次请你进宫,是想给你解决你家那位三叔公的事。”

    张婴听了,沉思片刻后直接拒绝,“不用她插手,我不会同意的。”

    “这话你亲自和娘娘去说。”

    “下回吧。”张婴神色淡淡的,好似连话都不想说。

    杨中侍饶是有心理准确,也为之气结,“那行,你不进宫,我在这儿陪着你,反正娘娘发话了,请不到你,我也不用回去了。”说着往身后的隐囊上一靠,完全一副耍赖的模样。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